close

肥肉是過好日子的象徵

 

母親節聚餐,挺重視養生之道,也已邁入古來稀的家母,特別指名砂鍋東坡肉,吃了兩塊肥肉,滿意稱讚。隔壁客人亦慶祝母親節,也指名東坡肉,但叮囑服務生,不要有肥肉──天啊,沒有肥肉的東坡肉,不如點蒜泥白肉,何苦為難廚師呢?或者,套句我媽的至理名言:「不要把它當成東坡肉來吃,當成滷肉吃,就不在意有沒有肥肉了。」(詳情請閱讀把它當成是蛋餅吃的鬆餅

 

山頂餐廳    

 

不說大概不知,古人是非常喜歡肥肉的,胃口上,肥肉比瘦肉容易填飽肚子,吃一斤肥肉也比吃一斤瘦肉更耐餓,所以古人喜歡肥肉,並視為當成款待客人,和過上好日子的象徵。《禮記》談到待客之道:「冬右腴,夏右鰭」,意思是冬天魚肚肥肉最多,要把魚肚朝向客人,夏天魚脊背肥肉最多,則將魚背朝客人,由此可知,肥肉地位崇高。

 

而真正讓肥肉沾上貴氣的,應該是蘇東坡吧,在杭州任上,因為治理西湖,要解決民工的吃飯問題,小火慢燉,方塊「肥肉」,以薑蔥紅糖料酒醬油等做成東坡肉,元氣是藏於肥肉和肥皮交接的那層膜,一般都比較香,吃來更滋味,寫到這裡,忍不住嚥口水,覺得剛吃飽,又餓了。我是無法把貴氣的東坡肉當成控肉

 

吳越國王錢俶歸順大宋,宋太祖趙匡胤讓御廚宰一隻肥羊款待錢俶;小說《水滸傳》中,九紋龍史進送禮給少華山上三個寨主,「揀肥羊煮了三個」;這些故事都顯示在宋朝人心中,羊肉的珍貴,肥肉比瘦肉更貴重。

砂鍋東坡肉  

 

肥肉,是一種會讓我心跳加速、愛恨交織的食物,小時候,無肥不歡,長大後,擔心吃肥肉長肥肉,但,一看到蹄膀肥嫩的胴體、東坡肉發出誘惑的呼喚,絕對是要大快朵頤,專挑肥的吃,用嘴唇親吻肥肉的滑膩,感受肥油沿著食道進入胃的電流,吃得一張嘴油亮油亮,嘴角沾著油,最後,再用舌頭貪婪舔一圈嘴巴四周,這才叫做活著,活得油滋滋,好一個油然人生!

 

現在人多半追求瘦扁的清淡人生,這麼油的揭開星期一的序幕,會不會太誘人了點?現代人飲食講究清淡,飲食習慣漸漸逆轉,飲食約而精,園蔬勝珍饈;深怕油膩,「三高」上身,漸漸地,肥肉,竟成為不受歡迎的珍饈。

 

也許我們都應該學習司馬光,每當他發現已經八十歲的哥哥司馬旦晚上沒吃點肥肉,一定會關切問:「得無飢乎?」多麼讓人感動的弟弟啊!

 

事實上,老人是需要一點肥肉營養滋補的,用密封高壓鍋燉煮兩小時左右的肥肉,可將肥肉中對人體不利的飽和酸和膽固醇轉化為對人體有利的單、多不飽和脂肪酸,也能改善缺鐵性貧血;燉煮久的肥肉,爛,好咬,適合老人食用;無怪乎司馬光總關心老哥哥晚餐吃了肥肉嗎?或許,不用那麼恐懼肥肉,飲食中庸,吃點肥肉可補充老人膠原蛋白,皮膚幼美美哦!

 

你是愛肥肉者嗎?還是會分開肥、瘦肉,揀出肥肉到旁人的碗?覺得愛吃肥肉,敢吃肥肉者,多半熱情洋溢,大膽奔放,粗中帶細,懂得享受人生,今朝有酒今朝醉,了解無常,吃到肥時不能吃肥肉,就是一種無常啊!下次邀我到府上做客,不妨來點肥肉,哪怕是客家小炒的小肥厚臀肉,都令人呼過癮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飲食散步 的頭像
    飲食散步

    從食欲到食育的飲食散步

    飲食散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