烹調記憶,做一道家常菜──食讀篇 

每一個人的味蕾上,都密藏著一道家常菜,一個家族的記憶,一段流轉的歲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《烹調記憶》須文蔚。

今日,我們讀食,在舌尖上安放了十道菜。遠流出版社出版的《烹調記憶──做一道家常菜》,作者須文蔚與郭怡青採訪了十位人士,不同領域、不同年紀,各有傳奇的家常菜,獨一無二的人生故事,在故事末了,受訪者毫不藏私,分享了每道菜的做法與秘訣,好比常吃到的白菜滷,你家與簡家的做法、滋味,也許大不相同哦!

烹調記憶  

南瓜麵疙瘩,尋找父親的東北菜。父親曾經是溥儀的御醫,戰爭讓他們與父親失散,數十年的等待與追尋,每當母親想念在東北與父親生活的歲月,她就會用麵粉和水攪拌的麵糊,放入南瓜跟香菇的湯底,就是南瓜麵疙瘩,也是黃光國與出生地長春唯一且直接的連繫了。悠長的守候,終於等到答案,無論喜悲,至少,安心了。 

芋頭鴨,療癒當年正是叛逆少年夏惠汶的心,也是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馮良杜的拿手菜,綿密的小芋頭與鴨肉都化成湯汁,那是媽媽溫柔的味道,也開啟學校擔負台灣飲食的傳承使命。 

蛋酥白菜滷,金黃色的吉祥,祈願闔家平安,是簡靜惠一生的核心價值。用干貝絲與豬肉絲烘托白菜的甜香,上桌前加入蛋酥與燕菜,更具風味的口感,吃來鮮且韻味留長,是最真實不過的家常菜。 

雞捲,生雞肉,外面裹著腐皮、魚漿,最重視合宜火候,油溫過高,腐皮易焦,若油慢慢加溫,雞捲容易吃油過多──這是陳志鴻母親在廚房教給他的人生哲學,雞捲看似簡單,必須顧好每個環節,不忽略細節,這何嘗不也是工作與人生的正道啊! 

豆豉排骨,盛治仁母親一筆一字寫下的食譜,讓他在美國學生宿舍用大同電鍋蒸出豆豉的鹹滋味,排骨的鮮甜味,陪伴他一路走來,順境逆境,都從食物中歇息自己的疲憊,滋養重新出發的力量。 

烹調記憶內文  

三鮮炒蛋,三鮮分別為蝦仁、蟹管、花枝,是楊力州最愛的菜。這位第一次回到母校授課的攝影師,為了建立老師權威,一進教室就以雄壯威武的聲調對學生說:「在這個班上,沒有誰是老大,我,楊力州,才是老大!」原本要建立權威,反而引起哄堂大笑!  

鍋粑,蘊含要惜福不浪費的哲理,曾經是明華園員工在水災受困的一星期中,唯一的食物;也曾經是孫翠鳳用灶爐煮飯的大剋星,永遠白飯底下都是燒焦的鍋粑。現在鍋粑可是極受歡迎的點心,口味可甜可鹹,簡單美味。 

野菜稀飯,是排灣族判斷一個人品行的秘密武器,所有人圍繞一大鍋野菜稀飯席地而坐,只能用鐵匙舀眼前的飯,由外圍向內吃,不能挑選菜,意味著看自己眼前有的就好。對於舞蹈家布拉瑞揚有深刻啟發,跳舞也是一樣,眼神要專注,而不是飄來散去的。 

虎皮蛋,將水煮蛋切片,加入醬油、醋、糖一起炒,是黃禹銘母親獨家拿手菜,沒想到後來竟然激發他在工作上,有別於其他管理者,以「洗手作羹湯」來凝聚同仁們的向心力,也開啟事業體的餐飲新路,這真是無心插柳而成的美蔭。 

提拉米蘇    

 

提拉米蘇,就是義大利攝影師安培淂餐桌上最常出現的甜點。對於義大利人而言,食物,不僅填飽肚子,更能維繫家族情感,許多故事都是發生在餐桌上。提拉米蘇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困難,安培淂在本書分享的食譜,是任何一個甜點新手,都能在家動手做,當然,味道好壞,各憑本事──也許能成為你們家的另一道家常菜哦! 

做一道家常菜,是本書的初衷,作者帶領讀者走入時光隧道,在菜餚、回憶之間錯落穿梭,無論是學習別人家族的家常菜,還是閱讀他人的生命經驗,這本書都值得細讀;此外,深入淺出的家常菜食譜,化繁為簡的照片說明,對於烹飪初學者或者想嘗試其他菜方的人而言,也是理想的自學書本;也成就了這本用味道與記憶烹煮而成,感染力極強的《烹調記憶》。

 

送禮送書好  

 

我們喜歡讀書,分享書。有時做客,我們會拎一袋書當禮物,註記那日的「做客記憶」。您的家常菜呢?不妨分享給我們,我們也會寫下屬於您們的家族故事。

arrow
arrow

    飲食散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